换道超车,“苍穹”跑了一场马拉松
来源:图文来源:金蝶 作者: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姝 发布日期:2022-08-09 访问次数:340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出自清代著名启蒙思想家龚自珍1827年所作一组古体诗。金蝶用“苍穹”二字为旗下的PaaS平台命名,是希望通过它来在企业管理软件行业来一场彻底的革新。
2015年金蝶率先破局,启动新一代企业云服务PaaS平台金蝶云·苍穹(以下简称“苍穹”)研发。2018年面世,金蝶在实践中持续投入打磨产品,苍穹获得了产业,尤其是大企业市场的认可,并助力金蝶成为亚太区排名最高、中国唯一进入前五的云服务厂商。
PaaS是云计算三种服务模式之一,意为“平台即服务”,是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软件即服务)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徐昊形容,PaaS好比汽车的底座,在它之上加上刹车、波箱、悬挂等系统,然后才能装配车辆。在苍穹这个“底座”之上,承载了低代码、云原生架构等创新技术,可以说是金蝶的创新源泉。
苍穹的诞生是金蝶突破“卡脖子”难题的一次实践。2000年前后,中国软件大企业市场都把持在SAP(思爱普)、Oracle(甲骨文)等国际厂商手中,国内厂商想要与之角力并不容易。“软件不仅是工具,更是企业管理思想的沉淀软件,企业生产、治理体系的总结”,徐昊解释说,这些成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外企,在企业管理上的积累已经超过百年,中国厂商想在同一个赛道上超越非常难,只能“换道超车”。
如何换?2015年,国内企业数字化的脚步加快,产业互联网的机会开始浮现。敏锐捕捉到这一机会的金蝶成立了一个研发团队开启苍穹平台的预研。徐昊说,在一台功能手机上修修补补,造不成“苹果”,这次“换道”就是一场彻底的技术革新。
对比已有的产品和平台,金蝶对于尚在研发中的苍穹提出了四个目标:一要具备产业互联网特性;二要引入消费互联网技术,同时又要保证企业级软件的高稳定、高一致等特性;三要面向全员,包括手机报销、差旅预定,做到技术平民化;四要有较低运维成本,同时更新和迭代要快。“这四个目标在当时看来每个都是不可逾越的‘大山’,但金蝶要征服这几座大山的决心很大”。
从零开始研发就是跑马拉松
2011年,金蝶在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带领下开始第三次转型,进军云服务。金蝶认为,在ERP(企业资源计划)时代,企业的需求大多来自内部,随着技术进步,企业需要和上下游、供应商、客户进行链接,构建产业链生态体系。ERP要向更强调数据驱动的EBC(企业业务能力)转型,而苍穹就是支撑这一转型的工具。
任何一个技术的突破都是一场艰难的战役。而从预研开始,苍穹就一直就面对来自挑战和质疑。“那个时候搞云原生,在外界看来不可理解,甚至有人说,千亿市值的公司都没做,你们老老实实做好ERP就好了”,徐昊说。
在研发过程中,苍穹找不到可以对标的企业和产品,完全是另辟新路,从零开始。在2018年8月8日,金蝶成立25周年这一天,苍穹成功上线。徐昊总结说,苍穹独特之处在于三大核心技术:一是云原生架构,既有企业级软件的稳定性,又有消费互联网软件的高性能;二是基于独有的动态领域模型(KDDM),可以实现模型化、可组装,“对企业而言,苍穹给的不仅是工具箱,还有模板,让企业管理像搭乐高积木一样便捷”;三是低代码AI平台,企业只需要提供场景,金蝶就能把算法做出来。
2018年以来,苍穹先后获得招商局集团、华能集团等中国企业500强的认可,华为、云南中烟、海信集团等著名企业也将多个项目交予金蝶,用于替代自身已使用多年的海外软件系统。截至2021年年底,已有超过9000家各行业的各类企业,基于苍穹构建个性化应用。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经累计超过700家大型企业依靠苍穹实现数字化管理重构,提升韧性。
2021年,金蝶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2%至约27.58亿元,占比约66.1%;其中,苍穹和星瀚贡献了3.85亿元,同比增长102.9%,在所有业务中增速最快。成绩背后,是金蝶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2021年,金蝶研发同比增长20.4%,实际研发投入增长42.8%到12.6亿元。2021年,金蝶在企业级平台上的研发投入已近50亿元。
在徐昊看来,软件研发是跑马拉松,“它不是关上实验室的门,几个月就能做出一个无敌的产品。一个产品从无到有很简单,但从有到能用,从能用到成熟,是多年来持续不断‘撸起袖子加油干’”,他说。
决胜“信创”自主可控成为关键
从1996年率先推出Windows版财务软件,到2001年发布首款基于三层架构的ERP产品,打破ERP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2011年向云服务转型,再到推出苍穹,金蝶一直就是“吃螃蟹”者。在金蝶看来,在中国软件产业,没什么比创新,比自主可控更重要。
徐昊告诉记者,苍穹研发成功之后,金蝶就把主线定为要全国产,要自主可控。从2019年开始,苍穹针对国内主要的技术栈,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到中间件都做了适配。尤其是自己控制的软件,开源代码、开源数据库,都做了融合消化和自主创新,无论是集成流程的管理工具,报表设计器,还是多维数据库的业务等都是纯自研,已具备完善的信创生态链布局。苍穹平台至今已获得超过200件专利,其中5次获得国家专利奖,相关软件著作权过70件。
随着大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国产替代向前推进,金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仅2020年到2021年底,金蝶就已帮助44家大型企业将国外的ERP系统替换成了金蝶的EBC系统。在云南中烟,苍穹耗时98天就完成12个领域全面替换国外某系统,实现核心业务、基础技术等的一体化集中管控。2020年起,华为与金蝶在人力资源数字化领域展开合作,今年5月双方又联手上线基于苍穹打造的星瀚人力云。Gartner最新报告,凭借苍穹,金蝶再次夺冠中国高生产力aPaaS市场第一,成为亚太区排名最高、中国唯一进入前五的云服务厂商。
“这不仅是金蝶多年来自主创新的成果,更是中国软件厂商崛起的重要信号”,徐昊说,在中国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水平、数据安全、产品性能和自主可控成为企业决胜信创市场的关键。
据海比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2年中国信创生态市场研究和选型评估报告》,我国信创产业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7%,预计2025年将突破2万亿元。中国信通院公开信息表明,软件信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由2010年的3.2%提高到2020年的8%,信创产业已经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以金蝶为代表中国企业正以技术创新加速破局,成为助力中国信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徐昊提出,随着信创产业向前推进,企业级软件的价值需要被重新认识。“to C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民生问题,中国软件行业要真正发展依靠的是企业级软件,这才是国之重器,它可以帮助企业效率更高,提升竞争优势”。
他说,深圳近日出台“20+8”政策,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提到重要的位置,此外,今年以来深圳出台多个信创相关的措施,令人振奋。他说,国产软件现在依然面临品牌、研发投入和教育市场三大难题。希望未来相关部门能加大扶持力度,将更多国产软件纳入信创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进一步扩大本土软件影响力,以消费促生产,带动信创产业走向良性发展。
2015年金蝶率先破局,启动新一代企业云服务PaaS平台金蝶云·苍穹(以下简称“苍穹”)研发。2018年面世,金蝶在实践中持续投入打磨产品,苍穹获得了产业,尤其是大企业市场的认可,并助力金蝶成为亚太区排名最高、中国唯一进入前五的云服务厂商。
金蝶中国苍穹平台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徐昊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苍穹从零开始研发,并在信创大潮下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思考。他在采访中表示,随着信创产业向前推进,企业级软件的价值需要被重新认识。
PaaS是云计算三种服务模式之一,意为“平台即服务”,是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软件即服务)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徐昊形容,PaaS好比汽车的底座,在它之上加上刹车、波箱、悬挂等系统,然后才能装配车辆。在苍穹这个“底座”之上,承载了低代码、云原生架构等创新技术,可以说是金蝶的创新源泉。
苍穹的诞生是金蝶突破“卡脖子”难题的一次实践。2000年前后,中国软件大企业市场都把持在SAP(思爱普)、Oracle(甲骨文)等国际厂商手中,国内厂商想要与之角力并不容易。“软件不仅是工具,更是企业管理思想的沉淀软件,企业生产、治理体系的总结”,徐昊解释说,这些成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外企,在企业管理上的积累已经超过百年,中国厂商想在同一个赛道上超越非常难,只能“换道超车”。
如何换?2015年,国内企业数字化的脚步加快,产业互联网的机会开始浮现。敏锐捕捉到这一机会的金蝶成立了一个研发团队开启苍穹平台的预研。徐昊说,在一台功能手机上修修补补,造不成“苹果”,这次“换道”就是一场彻底的技术革新。
对比已有的产品和平台,金蝶对于尚在研发中的苍穹提出了四个目标:一要具备产业互联网特性;二要引入消费互联网技术,同时又要保证企业级软件的高稳定、高一致等特性;三要面向全员,包括手机报销、差旅预定,做到技术平民化;四要有较低运维成本,同时更新和迭代要快。“这四个目标在当时看来每个都是不可逾越的‘大山’,但金蝶要征服这几座大山的决心很大”。
从零开始研发就是跑马拉松
2011年,金蝶在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带领下开始第三次转型,进军云服务。金蝶认为,在ERP(企业资源计划)时代,企业的需求大多来自内部,随着技术进步,企业需要和上下游、供应商、客户进行链接,构建产业链生态体系。ERP要向更强调数据驱动的EBC(企业业务能力)转型,而苍穹就是支撑这一转型的工具。
任何一个技术的突破都是一场艰难的战役。而从预研开始,苍穹就一直就面对来自挑战和质疑。“那个时候搞云原生,在外界看来不可理解,甚至有人说,千亿市值的公司都没做,你们老老实实做好ERP就好了”,徐昊说。
在研发过程中,苍穹找不到可以对标的企业和产品,完全是另辟新路,从零开始。在2018年8月8日,金蝶成立25周年这一天,苍穹成功上线。徐昊总结说,苍穹独特之处在于三大核心技术:一是云原生架构,既有企业级软件的稳定性,又有消费互联网软件的高性能;二是基于独有的动态领域模型(KDDM),可以实现模型化、可组装,“对企业而言,苍穹给的不仅是工具箱,还有模板,让企业管理像搭乐高积木一样便捷”;三是低代码AI平台,企业只需要提供场景,金蝶就能把算法做出来。
2018年以来,苍穹先后获得招商局集团、华能集团等中国企业500强的认可,华为、云南中烟、海信集团等著名企业也将多个项目交予金蝶,用于替代自身已使用多年的海外软件系统。截至2021年年底,已有超过9000家各行业的各类企业,基于苍穹构建个性化应用。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经累计超过700家大型企业依靠苍穹实现数字化管理重构,提升韧性。
2021年,金蝶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2%至约27.58亿元,占比约66.1%;其中,苍穹和星瀚贡献了3.85亿元,同比增长102.9%,在所有业务中增速最快。成绩背后,是金蝶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2021年,金蝶研发同比增长20.4%,实际研发投入增长42.8%到12.6亿元。2021年,金蝶在企业级平台上的研发投入已近50亿元。
在徐昊看来,软件研发是跑马拉松,“它不是关上实验室的门,几个月就能做出一个无敌的产品。一个产品从无到有很简单,但从有到能用,从能用到成熟,是多年来持续不断‘撸起袖子加油干’”,他说。
决胜“信创”自主可控成为关键
从1996年率先推出Windows版财务软件,到2001年发布首款基于三层架构的ERP产品,打破ERP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2011年向云服务转型,再到推出苍穹,金蝶一直就是“吃螃蟹”者。在金蝶看来,在中国软件产业,没什么比创新,比自主可控更重要。
徐昊告诉记者,苍穹研发成功之后,金蝶就把主线定为要全国产,要自主可控。从2019年开始,苍穹针对国内主要的技术栈,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到中间件都做了适配。尤其是自己控制的软件,开源代码、开源数据库,都做了融合消化和自主创新,无论是集成流程的管理工具,报表设计器,还是多维数据库的业务等都是纯自研,已具备完善的信创生态链布局。苍穹平台至今已获得超过200件专利,其中5次获得国家专利奖,相关软件著作权过70件。
随着大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国产替代向前推进,金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仅2020年到2021年底,金蝶就已帮助44家大型企业将国外的ERP系统替换成了金蝶的EBC系统。在云南中烟,苍穹耗时98天就完成12个领域全面替换国外某系统,实现核心业务、基础技术等的一体化集中管控。2020年起,华为与金蝶在人力资源数字化领域展开合作,今年5月双方又联手上线基于苍穹打造的星瀚人力云。Gartner最新报告,凭借苍穹,金蝶再次夺冠中国高生产力aPaaS市场第一,成为亚太区排名最高、中国唯一进入前五的云服务厂商。
“这不仅是金蝶多年来自主创新的成果,更是中国软件厂商崛起的重要信号”,徐昊说,在中国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水平、数据安全、产品性能和自主可控成为企业决胜信创市场的关键。
据海比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2年中国信创生态市场研究和选型评估报告》,我国信创产业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7%,预计2025年将突破2万亿元。中国信通院公开信息表明,软件信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由2010年的3.2%提高到2020年的8%,信创产业已经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以金蝶为代表中国企业正以技术创新加速破局,成为助力中国信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徐昊提出,随着信创产业向前推进,企业级软件的价值需要被重新认识。“to C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民生问题,中国软件行业要真正发展依靠的是企业级软件,这才是国之重器,它可以帮助企业效率更高,提升竞争优势”。
他说,深圳近日出台“20+8”政策,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提到重要的位置,此外,今年以来深圳出台多个信创相关的措施,令人振奋。他说,国产软件现在依然面临品牌、研发投入和教育市场三大难题。希望未来相关部门能加大扶持力度,将更多国产软件纳入信创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进一步扩大本土软件影响力,以消费促生产,带动信创产业走向良性发展。
“深圳虽然在信创上的起步稍微晚一点,但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正迎头赶上,未来空间很大。金蝶也将继续扎根信创领域,攻坚克难,为中国软件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